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全球宗教 > 修持靜心> 佛光山南屏別院—悉發菩提心修持會 從耳根開始修持

修持靜心

字級

佛光山南屏別院—悉發菩提心修持會 從耳根開始修持

【人間社 宋滌姬 高雄報導】 2025-04-28
為讓信眾更深化菩提道心,佛光山南屏別院4月26日在八樓大雄寶殿舉行「悉發菩提心修持會」。透過靜坐、抄經、禮拜觀世音菩薩以及講座,近200位信徒全程禁語,觀照自心,學習菩薩的發心與修持。

修持會先以靜坐方式,安定心緒,接著抄寫〈耳根圓通章〉。眾人一筆一畫用心書寫,學習觀音菩薩的修持法門。之後布幕上放映觀音菩薩像以及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一筆字,大眾虔誠禮拜三十三觀音,誦讀〈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〉,與觀音菩薩交心,增長菩提心。

講座由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主任有泉法師主講「以耳為門,聞聲救苦——淺談耳根圓通法門」。有泉法師說明〈耳根圓通章〉出自《楞嚴經》,是觀音菩薩從耳根入手的修行法門。此章有四項重點:「反聞聞自性、入流亡所、六根互用、聞性無礙」。

「反聞聞自性」就是將注意力由外而內,從聽外界聲音轉過來觀照「能聽的自己」。進而體會能聽、能覺、能知的本性就是佛性。「入流亡所」是深入聲音本源,但沒有一個對象可得,在人間事務中不執著,觀境觀心,去妄歸真。耳根圓通後,其餘五根也可清淨互通。六根機警靈巧,既可以個別活動,也可以互相協調,也就是「六根互用」,成就「根、塵、識三脫落」。又以星雲大師買下眾人認為「鬼都不要來」的偏遠地方興建佛光山寺等事例,解說「聞性無礙」的要義,就是聽的主體與被聽的對象放下,超越對待。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的法門,啟發我們超越主觀偏執、二元對立,了知本質上的平等性,能夠「無分別心」。

學員洪鈴雯在修持後,滿心的感動。這是她首次閱讀〈耳根圓通章〉。認為先抄經文,而後聽法師深入淺出的解說,原先感到晦澀的經文,就清楚明白了。學習「耳根圓通法門」因為聽覺最敏,所以我們去往生助念,意義殊勝。而觀世音菩薩修行耳根圓通法門,生起「聞聲救苦」的願力,祖師大德以慈悲與智慧來處世,但反觀我們日常,往往一句不中聽的話就冒火、起爭執。所以這場修持,從靜坐收攝身心開始,最後解說諸佛菩薩、祖師大德的修持方法與境界,讓大家反觀自性,長養菩提心,讓她感到非常受用。
12345678910第1 / 83頁
追蹤我們